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7:04:00
“城市之间科技队”选手摔倒画面。 网络图片
4月19日,北京亦庄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赛事——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开跑。20台机器人“选手”与人类选手共同征战21公里赛道,最终,深圳企业优必选科技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研制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引发线上线下围观热潮。
其中,一台在赛道上摔倒的人形机器人,外形酷似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引发不少网友质疑其稳定性。对此,宇树科技当晚作出回应,明确表示未参与此次比赛。
摔倒画面反映的并非产品本身缺陷
宇树科技表示,G1机器人自去年发货以来,已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客户在不依赖官方支持的前提下,自行使用G1机器人进行开发和应用。
“这次马拉松比赛,也有好几个独立的团队使用了我们的机器人,比如我们的客户用他们自己的算法参与了比赛。”宇树方面解释道,“所以在现场能看到不少我们的机器人,有好几个独立团队在使用,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请大家不要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摔倒的机器人所属的“城市之间科技队”,虽使用了宇树的G1机器人整机,但对其进行了大量适赛化改装,包括电池仓结构、电池更换机制、手部材料等均做了自定义处理,且算法系统由团队自主研发。业内人士指出,在这样“非标使用”下,机器人在性能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
允许并鼓励客户探索不同使用路径
宇树在声明中也提到,机器人和其他电子产品类似,性能高度依赖于使用者的调试与优化。此次出现的“摔倒”画面,反映的并非产品本身缺陷,而是在不同团队控制系统下的技术适配问题。
这场比赛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作“开放式测试平台”,机器人厂商可以通过客户参赛行为,收集真实场景下的使用反馈,形成倒逼改进机制。宇树在回应中也表示,允许并鼓励客户探索不同使用路径,是公司商业化模式的一部分,希望外界给予机器人产业更多理解与包容。
采写:南都记者 严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