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9:35:00
莆田市城厢区紧紧围绕市委“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高标准完成综治中心建设。注重抓前端、治未病,通过规范化建设、多机制保障、一张网联动,扎实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品质
宽敞明亮的大厅、规范统一的窗口、热情周到的服务……今年初搬迁后,城厢区综治中心大厅秩序井然,到此办事的群众都能满意而归。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综治中心的建设和完善,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功能场所集中于综治中心。”城厢区委政法委负责人介绍,群众在引导受理区登记后,将得到反馈单,清楚告知对接部门和对接人员,办事一目了然、简便快捷。
综治中心是平安建设的“主阵地”,也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大脑中枢”。城厢区综治中心依托“全市一张图”,高效开展数据总览、指挥调度等工作。
“大数据”贯通汇聚,动态录入基础信息并联网共享,初步实现矛盾纠纷“一屏掌控”。同时,针对纠纷总量、化解率等实时变化,开展常态化会商调度,并对矛盾进行线上调解。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筑牢平安建设的“坚实底座”,城厢区综治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寓平安于服务之中,解纷更高效、服务更贴心。
综治中心还构建多部门联动格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派人常驻;人社、住建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通过派驻或轮驻方式入驻;心理服务、仲裁、鉴定、公证、评估、保险等组织机构和社会力量以吹哨报到的方式入驻。在这里,话有人听、事有人管、问题有地方解决。
集结矛盾纠纷化解多元力量
去年年底,城厢区综治中心接到一小区业主代表反映,称其所在小区沿街商户违规占用小区公共空间,引发业主、商户和物业之间的纠纷,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了解情况后,城厢区综治中心立即组织相关部门部门工作人员和法律专业人士就矛盾焦点提出解决意见。区综治中心据此制定工作方案,并从调解专家库中选派擅长处理物业纠纷的金牌调解员,组织业主、商户和物业代表进行调解。经耐心协商,三方最终达成和解。
“此案的成功调解,体现了多部门联动机制的优势。”城厢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通过整合司法、行政、行业等多元力量,构建了“前端预防、中端调解、末端保障”的全链条解纷模式。
“现在开庭!”3月4日,一场庭审在城厢区综治中心举行,城厢区人民法院法官对多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进行现场开庭审理,最终促成两起案件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协议。
巡回审判与多元调解相结合,成为城厢区综治中心化解纠纷的“新引擎”。为主动融入城厢平安建设大格局,今年2月,城厢区人民法院派员入驻区综治中心,推进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为增强力量,综治中心还引进一批精通法律的“明白人”和化解纠纷的“大行家”担任“金牌调解员”。群众可对照调解员的专长“点菜”,挑选心仪的调解员参与调解。“金牌调解员”林金城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50多起。
在异乡,乡音是最亲切的声音,时常成为解开矛盾心结的钥匙。城厢区综治中心建立与各地驻莆田商会联动机制,在莆田居住人员较多的12个外地商会组织分别指定了调解对接人,联动参与纠纷调解。群众可根据需求,指定信任的商会对接人参与调处,进一步提高了化解成功率。
创新机制守护群众安宁
“今天来分享我的喜悦,表达衷心的感谢。”不久前,小陈满怀感激地为城厢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送上孩子满月的喜蛋。
小陈曾经在家庭、婚姻上遇到不少矛盾,多方请教无果后,求助于城厢区综治中心。经过调解,矛盾双方达成一致,但心结未解。城厢区综治中心“智心服务义警队”心理咨询师上线,分别对当事人以及双方父母进行心理疏导,历经20多天的努力,双方父母终于放下芥蒂。
心理疏导是调解的“锦囊”,只有当事人实现情感上的和解与心理上的愈合,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以理服人、以法护人、以情动人。去年,城厢区综治中心牵头,特邀10多名心理教练、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组成一支“智心服务义警队”。每周一至周四,义警队入驻综治中心,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疏导等服务。
截至目前,该义警队已参与成功化解80多起矛盾纠纷,帮助170余名受生活、工作、情感影响的群众走出心理困境。
近年来,城厢区不断推陈出新,培育出网上调解、“1+N”乡音调解、名人调解、行业协会调解等一批调解品牌,推动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融入“全市一张图”平台,制定完善职能部门入驻综治中心职责清单,一体推进研判预警、协调调度、督办问责等机制建设。
随着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在萌芽状态被化解,平安的种子在城厢不断生根发芽、愈发枝繁叶茂。
来源:莆田市委政法委 莆田市城厢区委政法委
编辑:王宇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