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9:35: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湖北宜昌枝江市,有一个名为百里洲的地方,是长江中游最大的江心洲,因环江堤防长74公里,合百余华里,故名百里洲。当地人也习惯将这里称为小岛。2019年,岛上开了第一家书店,就叫岛上书店。
岛上书店虽说是店,却不卖书,只为百里洲的居民们提供免费读书的场所和环境。岛上书店的创办者,陈木兰年少时离开小岛去外面打拼,事业稳定后又回到家乡,开了这家免费书店。六年间,从无人问津到读者云集,陈木兰用尽一切办法,吸引人们来店里读书。
岛上书店就开在百里洲小学对面。150平方米的空间,大大小小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各种图书。文学、历史、科学、儿童读物,一共将近2万册。一放学,书店最热闹的时候就到了。
学生 郭欣悦:在这里看书感觉很安静,这里的氛围又很温馨,能看得进去。
学生 胡雨飞:每次我和弟弟都跑过来看,这里的书很有趣。
212平方公里的百里洲,是枝江面积最大的乡镇。它四面环水,岛上的人们要出去,只能靠渡船。所谓“隔山易、隔水难”,想把书店开起来也不简单。直到2019年,陈木兰辞掉工作回到家乡,拿出自己的16万元积蓄,百里洲才有了第一家书店。
岛上书店创办人 陈木兰:我觉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看到外面各种各样的世界,即使脚步走不出去,但是我们的心可以看到世界,所以当时我就想,如果我开一家书店,大家都来看书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虽然叫书店,但陈木兰不卖书、不租书,只提供一个免费阅读的空间。每天9点,书店准时开门,迎接读者到来。
小米曾是岛上书店年龄最小的读者,8个月大时,妈妈就带她来这儿阅读,现在已经4岁的小米,依旧时不时就要来书店看书。
六年来,陈木兰和岛上书店就这样静静地守着小岛,陪着老朋友,等着新朋友。
岛上书店创办人 陈木兰:经常有人说,你做这样一间书店到底能做多久,有时候甚至有同学从我门口经过,跑进来就扔下一句话,他说天呐,你还在做,你还没倒,因为他觉得一家免费看书的书店,很难维持太久,我说是我们要做百年老店,然后经常就跟人家讲,我们离百年老店还差94年。
儿时的童话书点亮如今的童话梦
六年时间,岛上书店已成为百里洲的“老朋友”,阅读渐渐融入了很多百里洲人的生活之中。可直到现在,依旧有很多人想不明白,走出小岛的陈木兰为什么要回来,开一家不盈利的公益书店。
1986年春天,陈木兰出生在枝江市百里洲镇冯口村。家里条件不好,直到10岁,她才在同学那儿读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本童话书。
岛上书店创办人 陈木兰:它像是打开了我人生中的一扇大门,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我小时候能够看得见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家前面不远处有一条南河,读了童话书之后就很想到各种各样的远方。
从此以后,阅读成了陈木兰的习惯和快乐源泉。后来,她考上大学,离开百里洲,毕业后去过福建和上海等地。一次回老家探望父母,陈木兰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像她一样离开了小岛,留守的孩子们大多与手机为伴。不知道为什么,这总是让陈木兰想起自己的第一本童话书。2018年,她和丈夫商量后做出决定,回家,开书店!
岛上书店创办人 陈木兰:我只是单纯地觉得,孩子们需要阅读,如果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家书店,孩子们可以进来读童话书,然后深深地影响了他自己,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这件事情本身不就像一个童话吗,所以我就很想创造一个童话。
2019年,陈木兰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岛上书店,免费对外开放。
陈木兰说,她不想让一本书钱成为孩子们进入阅读世界的障碍。为了维持运营,她兼职做起了网络培训班和家乡特产售卖的工作,补贴书店开支。这也让她饱受质疑,书店开业后一度无人问津。
岛上书店创办人 陈木兰:你是通过开这间书店想去挣一些别的钱吗?或者是一些别的什么利益挂钩吗?会有这样的一些声音,当时其实也有一点点心痛,就会觉得明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为什么大家会想成这样,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这不就是我们应该要做的事情吗,我们不就是应该,打破一座一座孤岛,然后让好的东西进去吗。
失望、惆怅,但陈木兰没有打退堂鼓。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书店,她走访身边的邻居,挨家挨户做宣传;开车几十公里,把偏远村庄的孩子接来书店;并坚持每周办一次读书会。
慢慢地,孩子们来了,父母们来了,爷爷奶奶们也来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推门而入,捧书而读。
读者 刘莹莹:以前自己在工作的时候看书的机会并不多,确实是那个书店给我的影响,使我喜欢上读书了。然后通过读书,从书中我知道如何去跟孩子沟通。
更让陈木兰欣慰的是,不少读者成了她的志愿者。更多的人知道了这里,更多的书从全国各地寄到了这里。现在,又有了当地政府的支持,陈木兰的第二家岛上书店即将在百里洲开张。
岛上书店创办人 陈木兰:500平方米左右的一个大书店,它的前身其实是一个老粮仓,以前它是一个物质粮仓,而今天它会变成一个精神的粮仓。
一平米阅读空间 让孩子拥有“专属书店”
岛上书店的阵阵书香,飘过长江,得到了很多爱心企业和人士的回应,除了图书,还有不少捐款支持,2024年1月,陈木兰又拿出资金,和这些捐款汇到一起,启动了“一平米阅读空间”公益计划,打算为全镇100个有阅读需求的孩子,免费提供桌椅、书本、台灯等学习物资,在他们家里打造一个迷你版的“岛上书店”。
现在,一年多过去了,通过学校、村委会推荐,陈木兰团队入户调查,已经有近100个孩子拥有了这样的阅读空间。
从今年开始,每周末,陈木兰和团队小伙伴都有一项固定工作,去孩子家中做回访,了解“一平米阅读空间”的使用情况。
13岁的丹娜,是“一平米阅读空间”公益计划的首个受益者。丹娜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跟着年迈的曾祖父母生活,2024年1月,陈木兰做入户调查,走进丹娜家时,她正在一张和自己身高不符的小书桌上写作业。
禹丹娜的曾祖母:就是那么一点小桌子,有时候写会儿作业,有时候桌子没有腾出来,就在凳子上写。
很快,陈木兰和志愿者就送来了新书桌、图书还有绘画工具,现在,一年多过去了,这方小小的空间,被丹娜打理得井井有条。
学生 禹丹娜:每次她来时给我带一些书和一些礼物,像一个朋友,或者说像是一个老师,让我一步步地对读书产生好感。
“一平米阅读空间”公益计划帮扶的孩子中,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每次回访,陈木兰和志愿者们都会尽量和孩子们多交流一会,给他们多一点陪伴。
“一平米”推广开来,能有多大,陈木兰想知道。她要将岛上的这份书香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岛上书店创办人 陈木兰:我们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把一平米阅读空间这个概念进行无限地放大和推广。书香村庄书香中国,因为我们希望每一个乡村孩子手中有文学、枕边有童话、心中有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