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升级“木字号”产业链提质增效 伊春森工试点探索可持续经营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8:39:00    

□李文静 本报记者 贾红路

在森林面积近乎“满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森林的提质增效增汇?怎样让广袤的林地资源发挥更大价值?

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的伊春森工集团,拥有林地面积306.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8.53%,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该集团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将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集团现代化林业体系建设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实践路径,并成功迈出第一步。

迈好“试点”第一步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技术遵循。伊春森工集团严格落实‘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政策供给、专家支撑、制度构建、模式创新’的总体要求,在2023年确定首批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过程中,第一时间与中国林业科学院进行院企合作,依据森林资源现状,科学选择10个林业局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严格落实20万亩的试点任务。”采访中,伊春森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为确保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伊春森工坚持“一林一策”原则,组织精干力量,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对试点单位开展二类资源数据的补充调查,全面摸清森林资源底数,根据不同林分类型、立地条件和经营目标,贯穿地块调查、作业设计、生产作业、质量验收、考核评估、成效监测等各环节,科学编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为每一块林地量身打造森林正向演替的最佳方案。20万亩的试点任务在91个林场1687个小班全面铺开。

在伊春森工集团美溪、新青、友好等10个林业局公司,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正有序推进。作业山场内,林业工人按照安全生产流程在忙碌;适宜场地上,集、装、运机械和车辆紧张工作;各生产环节处,现场指导人员和安全员时刻严把作业质量和安全防护关。

为了让每一棵保留木都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伊春森工严把制度关、责任关、技术关、监管关。在消耗森林蓄积25万立方米的设计方案中,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实行采伐木挂号,包括生长伐、透光伐、生态疏伐、低产(效)改造林改造等生产抚育作业,每一棵采伐木都进行编号登记,确保采伐过程可追溯、可监管。并且邀请中国林业科学院专家学者深入试点单位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专家组围绕森林可持续经营关键技术、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基层技术人员掌握先进理念和方法,提升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水平,让试点工作走出扎实一步。

美溪林业局公司的林业技术员张奎说:“2018年我们与中国林科院密切合作,开展了1500亩红松和落叶松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技术示范项目,经2022年中期监测,作业区林木生长量是对照区的2.86倍。2023年我们积极借鉴该项目经验做法,采用近自然、全周期、多目标、系统化的经营技术体系和目标树经营、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经营、均质经营、二次建群、退化林修复等5种经营模式,科学编制作业设计,将经营措施细化到林班、小班,甚至单一植株,初步确立可供复制推广的可持续经营技术模式。2024年,公司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共计9000亩,我们将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全面加强经营管理工作。”

让“试点”经得起检验

严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业质量,让试点任务高标准完成,让试点经验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板”。秉持这样的工作原则,伊春森工在“试点”作业的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以精细化举措推动试点任务高标准落地。

在作业林地中,全部实施“采小留大、采密留疏、采劣留优”的“三采三留”政策,清理林内病腐木、枯立木、弯弓木、丛生木、多头树、风折木、风倒木等异形树,枝丫堆积时远离幼苗、幼树,堆放整齐,为保留木创造“宜居空间”。同时,依据不同森林经营模式,科学布设63块不同抚育强度及经营模式的固定监测样地,收集树高、胸径、蓄积、密度、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长变化信息,为后续监测、评估、总结、推广等工作积累数据资料。

在作业现场,各级责任人到岗到位,林业老工人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作业效率,确保生产作业流程顺畅,环节衔接紧密,并且充分捡集伐区剩余物,可利用资源能全部下山,最大限度改善林分生长空间,降低可燃物载量和火险等级。

作业人员全部进行岗前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特别是采伐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作业过程中,生产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防止意外发生。各林业局公司定期对采伐和运输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安全可靠,保证生产作业安全。

对作业成本进行严格控制,科学合理安排生产作业,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木材根据市场实际需要合理造材,实现订单式生产,按针阔叶种类、干湿程度、不同径级进行归楞和管理,木材在竞价平台上进行“阳光销售”,确保销售过程透明、公正,避免资源浪费和不正当竞争,实现木材价值最大化。

让“试点”成为“起点”

在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的探索中,伊春森工集团以创新为驱动,将森林剩余物的加工利用作为生态价值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高效回收抚育剩余物,包括枝丫材、边角料等,经过精细加工,制成非规格材和小材小料,既减轻林区剩余物载量过多的森林防火压力,也解锁变废为宝的“绿色密码”。

美溪林业局公司率先行动,在对标全国先进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成立了松汇生物质燃料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两年来,利用森林抚育剩余物生产生物质颗粒超万吨,销售订单呈逐年增长趋势,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转化,还为重建现代化“木字号”产业链提供了宝贵经验,促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整体同步提升。

经过积极探索,伊春森工集团对剩余物进行多元化利用,制成生物质颗粒、削片材、锯末和木耳椴等产品,进一步拓宽利用渠道。

通过多种经营模式和生产经营活动,森林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现代林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试点期间,伊春森工集团共产出可利用小径木材5.96万立方米、枝丫材3.52万吨,创收3700多万元,解决了3000余人的就业问题,带动职工年均增收7000余元。职工群众从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切实受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工作积极性高涨,形成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伊春森工集团以森林剩余物的高效利用为突破口,不仅让曾经的“废弃物”变成了“香饽饽”,还为“木字号”产业链的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探索不仅实现了绿色发展,也为林区职工增收和产业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未来,伊春森工集团将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推动“木字号”产业链的全面恢复与升级,为林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根基稳固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无人驾驶赋能春播 麦田喝上“营养水” 科技助力农业生产 眼下,各地正值春耕春管时节。在山东东营市广饶县,种植户趁着晴好天气,抢抓农时,采用先进农业设备,有序开展小麦春管作业。在东营市广饶县瀚翔家庭农场1000亩高标准农田里,两台新购置的430米长的桁架式喷灌机,正在进行浇地作业,垂吊喷头转动,水雾均匀喷洒到麦苗上,农场负责人根据当前土壤墒情,有针对性地设
2025-04-16 15:25:00
五星坪铁路平交道口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进 工人在施工现场紧张作业4月15日,记者在位于七里河区的五星坪铁路平交道口综合治理项目现场看到,下穿车道的洞内主体已初见雏形,挂图作战的火热施工场面让这个交通堵点离畅通目标又近了一步。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长94米的下穿通道内壁模板已经拆除,露出平整的混凝土面,多名工人正在洞壁上进行专业作业。“现在洞内
2025-04-16 09:34:00
升级“木字号”产业链提质增效 伊春森工试点探索可持续经营新路径 □李文静 本报记者 贾红路在森林面积近乎“满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森林的提质增效增汇?怎样让广袤的林地资源发挥更大价值?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的伊春森工集团,拥有林地面积306.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3.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8.53%,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木材战略储备基地。该集团以保护
2025-04-15 08:39:00
山东教育者手记|高新菊:解锁孩子成长的密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即日起,《青年说》栏目策划推出“山东教育者手记”,为山东大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那些触动到你的瞬间。文|临沂市沂南县蒲汪中学教师 高新菊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引导恰似熠熠星辰,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
2025-04-14 12:15:00
湖南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湖南省应急委员会办公室4月13日16时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未来24小时,张家界(全境)、常德(全境)、湘潭(全境)、益阳(市区、南县、沅江、安化)、岳阳(市区、汨罗、岳阳县、湘阴、华容)、长沙(长沙县、宁乡、浏阳、岳麓区、望城区)、株洲(炎陵、石峰
2025-04-13 2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