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少年轻人爱上“打野”,解压又省钱,还是缓和情绪的良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7:4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

继City Walk、露营、登山之后,如今,又有年轻人爱上了“打野”。

刚刚过去的三天小长假里,不少人选择避开城区和景点的人潮,走向田间乡野寻找野菜。

小铲子和塑料桶是他们的出行标配,有所收获后,和网友交流心得也是兴致满满。在网上,年轻人把挖野菜这个老一辈人喜爱的活动称为“打野”。

网络截图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看到,截至目前,仅“挖野菜”这一话题就有2亿浏览量和89万余次讨论。还有不少网友动手绘制了“打野地图”,详细标明了各类野菜出现的地点。

这届年轻人为啥会爱上“打野”?记者联系了多名博主。

工作之余,缓和情绪的良药

桐洲岛是富春江上的江心岛屿,位于杭州富阳南部,仅通过一座小桥与岛外公路相连。

“游客谈起桐洲岛时多会在前面加‘烟雨’二字,表达对岛上自然环境的欢喜。对我而言,除了烟云升腾的景色外,这里还保留了我大部分的童年记忆。”

小陆在杭州市区工作,清明假期,面对缓行的出城高速,她决定走国道回一趟桐洲岛上的外婆家。

桐洲岛一景。受访者供图

“小岛经多年开发,可玩的项目不少,不过我这次回去只想跟着外婆挖一回野菜。”很多年前,小岛还没有桥,在小陆的记忆里,那时候的外婆会陪着她乘船出岛,“如正值春季,外婆还会带上一大框新鲜野菜,到了外头,她卖菜,我上学。”

4月初,正是野菜长成的好时候,岛上的泥地和树丛间藏着不少水芹菜、野葱、艾草、马兰头、荠菜等。

“眼下,水芹菜应该是最多的,我们家爱吃马兰头,就专挑着它采,收获了一竹篮,回家就赶忙和香干混着凉拌下肚了,照片都没来得及拍。”小陆给记者发来一些艾草的照片,她说这也是和外婆一起采的,数量不够多,否则还能做几只青团尝尝。

小陆和外婆一起采的艾草。受访者供图

“采野菜考验耐心和技巧,要留心发现,还要注意手上的力度,免得把菜弄坏,这些‘注意事项’都能让时间慢下来。”小陆觉得,“打野”是工作之余缓和自己情绪的良药,更重要的是,能和外婆在一起。

成本低,对身心有益

家住杭州市区的小吴算得上是资深“打野”爱好者,在这波潮流风刮起来之前,她就已经连着几年带孩子出门寻找野菜。

“爱‘打野’的理由有二。一是孩子爱吃油焖笋,我们的主要目标也是笋,二是采野菜几乎是一项零成本的户外活动。”

小吴曾沿着苕溪的余杭段找到过大片笋,也在周边城市的小型湿地附近找到过笋,“这些都是免费的,不过比较累人。想要轻松一点的话,大家也可以选择收费的挖笋地点,许多山里的民宿都附带有偿挖笋服务,一般都能值回票价。”

小吴的“打野”收获。受访者供图

本次清明假期,小吴就和家人一道回了趟桐庐老家,在城区附近的村里找了个能挖笋的地方。

“自带工具,每人交20元入场费用,结束后最多能带走4斤笋。”小吴算了笔账,现在菜市场里售卖的春笋单价也大都在5元以内,几乎无差,“四舍五入等于白得一次春日游玩体验。”

“‘打野’的次数多了,孩子的动手能力都强了不少,连带着也认识了许多其它野菜,现在根据外形就能报出名字来。”小吴说,成本低,又对身心有益,没理由错过这样的户外活动。“这个假期,我朋友圈里至少有七八个人在‘打野’。”

你采过野菜吗?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心得体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厦门海沧湖出现“大黑鱼”,疑似外来物种鳄雀鳝?记者现场调查 “听说海沧湖出现一种大黑鱼,怀疑是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你们能否核实一下?”昨天,市民陈先生致电厦门晚报,并提供了在短视频平台下载的一段视频。视频截图该视频引发众多网友关注,有网友称,那条“大黑鱼”可能是鳄雀鳝会威胁水域生态!视频发布者:钓友圈朋友在海沧湖看到自己也多次见到记者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看到,
2025-04-07 21:16:00
不少年轻人爱上“打野”,解压又省钱,还是缓和情绪的良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雄风继City Walk、露营、登山之后,如今,又有年轻人爱上了“打野”。刚刚过去的三天小长假里,不少人选择避开城区和景点的人潮,走向田间乡野寻找野菜。小铲子和塑料桶是他们的出行标配,有所收获后,和网友交流心得也是兴致满满。在网上,年轻人把挖野菜这个老一辈人喜爱的活动称为“打野
2025-04-07 17:42:00
太糟心了!2.5公里仅3个公厕!游客弯腰捂肚、焦急跺脚…… 【来源:海西晨报】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环东浪漫线迎来客流高峰,沿线沙滩上露营帐篷星罗棋布,泡茶桌旁欢声笑语不断。然而在这如画风景、游人如织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尴尬的民生问题——如厕难连日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尽管景区美景令人流连忘返,但部分区域公厕数量不足导致的“方便”难题,让不少游客的体验大打折
2025-04-07 12:38:00
苏州这家“小巨人”企业,给新能源车的“大脑”装上“加速器” 近年来,一众国产新能源车横空出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更智能的购车选择。这些“新势力”品牌的加速崛起,离不开各零部件供应商的“给力”。在苏州相城度假区(阳澄湖镇),就有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及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江苏特创科技有限公司,让新能源车的“大脑”正变得更快更强。
2025-04-04 11:12:00
小米SU7事故分析:两秒内如何绝处逢生? Transparency文|记者 张璐瑶视频剪辑|实习生 胡雪洁
2025-04-03 17: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