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1:12:00
近年来,一众国产新能源车横空出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更智能的购车选择。这些“新势力”品牌的加速崛起,离不开各零部件供应商的“给力”。在苏州相城度假区(阳澄湖镇),就有一家专注于工业自动化设备及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的企业——江苏特创科技有限公司,让新能源车的“大脑”正变得更快更强。
2022年,特创科技落户阳澄湖畔的新生产基地 苏报融媒记者 陆宇其/摄
中央域控制器是一种新兴的电子控制单元,正在逐渐成为车辆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核心组件,就像“大脑”一样控制着全车。在特创科技的展厅,能看到多款域控制器产品,别看它们不比A4纸大多少,但其中却集成了上万个复杂的电子元器件及组装件,通电工作起来,内部温度可达70多度,因此在金属的外壳下还安装了冷却装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中央域控制器里集成了上万个复杂的电子元器件及组装件 苏报融媒记者 陆宇其/摄
众所周知,国产新能源车产业非常“卷”。这样的“卷”在供应商看来,一方面体现在交期“赶”上:一款新的零部件产品,从前期研发到后期量产,往往给供应商的交期只有半年多的时间。特创科技面临着同样的压力,企业承接的某国产新能源车品牌的订单,因为中央域控制器要将最新的智能驾驶技术和高算力的芯片囊括其中,所以这一产品的组装和测试方案在行业内没有先例。
是挑战,更是机遇,特创科技开始瞄准这一空白发力。“光前期研发就用了近3个月时间,我们和客户设计团队合作,通过每一页的电路图,非常细致地了解产品功能,一个一个地研究电子元器件,然后根据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提高测试覆盖率。”特创科技副总束明坚介绍,经过科研人员的辛苦努力,终于让产品的检测覆盖率提升了约20%,提高了产能,保持了质量稳定,助力多条自动组装线和测试线投用。
产业的“卷”还体现在用科研实力整合供应链的能力上,这也是特创科技的强项之一。全公司330余名员工中,工程技术人员占比将近一半,且和戴尔、微软、谷歌、亚马逊、博世、佛吉亚、华为、麦格纳、伟世通等多家世界500强均有合作,获得专利100多项。目前,特创科技还在加大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供应链的国产化甚至本土化。
特创科技有多类型的测试设备,来服务客户需求 苏报融媒记者 陆宇其/摄
特创科技的另一项“拳头产品”,就是智能检测。2009年,刚刚起步的特创科技以服务器主板的测试方案起家,经过3年多的技术积累后,在2012年成功研发出了“智能浮动内存插拔模组”,攻克了业界难题,获得了很多客户的青睐。对比以往的人工内存插拔测试,这一新技术在检测效率和良品率等方面优势明显,能让综合效率提升约30%,良率提升10%至20%。
特创科技解决了内存插拔检测的业界难题 苏报融媒记者 陆宇其/摄
车间机械化程度再高,依然有部分环节要用到人工,可人终究不是机器,如何保证人工组装质量,成了产品检测时的一个难点。为此,特创科技引入人工智能视觉检测系统,一个个高清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相互配合,将细微且肉眼难以发现的瑕疵识别出来,仅仅这一点改进,就能让产品的通过率提升20%以上。
2022年,特创科技落户阳澄湖畔的新生产基地后,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接连被认定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起了2023年江苏省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我们对服务器行业的观察,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客户使用高功耗的AI芯片,这让我们想进一步针对材料学进行深度科研。”束明坚表示,目前政府正在牵头联系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携手企业,攻关高能耗材料学的研究,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贡献力量。
(苏报融媒记者 陆宇其/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