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7:34:00
它,是迄今为止
山东境内发现的最精美的
商代晚期青铜鼎
而它腹内的铭文
让我们得以窥见
一个商代望族昔日的辉煌
举方鼎,又名祖辛方鼎
高23厘米,足高8.4厘米
器腹为长方形,微鼓
纵15.6厘米、横13.9厘米
1957年出土于山东长清小屯遗址
一共有两件,长得一样
为国家一级藏品
图源:百度百科
作为青铜炊食器
它“长方微鼓腹+四柱足”的沉稳造型
搭配四隅飞扬的扉棱
完美演绎了商代青铜器
庄重与灵动并存的美学密码
堪称山东出土青铜鼎的“门面担当”
更绝的是纹饰配置:
口沿下饰夔纹
腹部以云雷纹为地
巨睛凝视的兽面纹自带威严
足饰阴线蝉纹
古人认为
蝉蜕皮重生象征永生
因而蝉纹象征生命轮回
举方鼎的腹部内壁
铸有铭文“举祖辛禹”及徽号
“举”字铭文
是由著名考古学家于省吾先生考证得出的
他认为这个字的形态
像大人举子于床
是抚育幼子的意思
古代生子言“举”者为收养之意
不举则是抛弃之意
商代金文之所以有此字
可能源于他们的祖先
有过“举子”的故事
或者有“弃子复举”的故事
所以后世子孙才造出象征性的文字
作为族群的标志
举方鼎铭文拓印
带有“举”字铭文的青铜器家族非常庞大
这件“举”铜爵
也是同时期长清小屯出土
举铜爵
这是一只酒杯
圆口长流,尖尾上翘
流口间有蘑菇状两柱
深腹圆底,侧面还有个把手
三棱形足外撇
既美观又实用
举族族徽见于甲骨文
以及西周成康之世的铜器铭文中
这支商代晚期的强大宗族
与商王室关系密切
在商王朝担任重要官职
武丁时频繁出征讨伐各方
商末,又随同商王在东部边邑抵御人方
举罍(léi),长清小屯遗址出土。 山东博物馆藏
商周时期
山东等东方地区被称为“东夷”
商人对夷人的征伐
甲骨文记作“征人方”
商王朝初建时期
商人与东夷因灭夏而结盟
当时联盟成员的夷人势力
在联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双方间的政治互动频繁
中商第一期商东征路线示意图 山东博物馆
到了商王中丁时期(早商晚段)
商夷联盟关系破裂
双方之间互有征伐
由于商人实力远超东夷
战争的最终结果是商人势力东扩
中商时,商人在山东的据点。 山东博物馆
今天的长清小屯
济南刘家庄、大辛庄等线性分布的遗址
应该是征战的途经之地
也是商人经略东方的据点
据点内,商人势力强大
据点外,仍为东夷文化势力控制
举族大概就是在这个过程中
迁居到今天的小屯遗址
至西周时期
周王对商代遗民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
举族及其支族
逐渐融入到周人及其他族人之中
此后,举族徽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主理人:尹燕燕
设计统筹:吕文佳
策划:张春晓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