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7:43:00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挑起全球贸易战已近一个月时间,事态演变大大超出了美方预料。不仅中国政府率先亮出“奉陪到底”的鲜明态度,国际社会的反霸凌声浪也愈加高涨。
着眼于美方乱拳横出、中国见招拆招的战局,中国国内舆论场的风向也在变化。曾经颇有市场的“中国必败论”“光速投降论”等偃旗息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们“心中有数、手中有牌”。
当此之时,亦有新的错误观点出现。
一种是“见好就收”,认为中国“硬刚”下去终难持久,如今特朗普政府似有松动,应当点到为止、少输当赢,尽快让步妥协达成协议,避免进入艰苦的战略相持阶段。
另一种是“胜利在望”,看到美国出手混乱“口风”软化就认为“美国怕了”,乐观预测贸易战胜负已分,中国马上就能取得彻底胜利。
那么,这些论调错在何处,又该如何理性看待中美此轮斗争呢?
(一)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的《毛泽东传》写道:“《论持久战》这部著作,处处充满了辩证法,充满了唯物主义,在观察事物的方法论意义上有着普遍的价值。”
1938年5月,随着淞沪会战失败,徐州失守,武汉危急,中国社会一片混乱、众声喧哗。在这一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冷静分析国内外形势,用7天7夜撰写了《论持久战》演讲稿。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同志没有引用多少晦涩难懂的概念加以推理,通篇文章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抗日战争,有力批驳了种种错误论调,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廓清了认知迷雾。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尽管今天的中美斗争性质上不能等同于抗战,但两者的结果都关乎国家走向和民族尊严。乱云飞渡中,不妨重读《论持久战》,体悟“危与机同生并存”的辩证思想,以及中国“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的战略眼光。
(二)
组建不到百日的特朗普政府,狂风骤雨般打出关税组合拳,意图就是速战速决,用巨大威压胁迫对手服软,在短期内达成不平等交易,实现利益收割最大化。
面对刀俎,不少国家曾幻想“以身饲狼”求得片刻苟安。但对中国而言,指望单方面妥协“求放过”是根本行不通的。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日中国的体量就摆在那里,再伏低做小,于冷战思维的铁脑瓜看来,也必要除之而后快。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试图敲诈勒索封喉夺命,手段之霸道与凌厉前所未有,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极限挑衅,我们没有半点让步的空间,更没有半点屈从的理由。
此轮美国加征关税的对象涵盖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对世界贸易体系的严重破坏。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坚决反制美方关税霸凌行径,不仅是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更是捍卫多边主义、维护世界贸易体系的正义之举。
更何况,如今的特朗普政府,可谓翻脸如翻书、视国家信誉如无物,每天都在否定前一天的自己,甚至连日放出“中国已上门求谈”之类假消息混淆视听。面对霸权主义“交易的艺术”,中国忍一时,换不来风平浪静,退一步,得不到海阔天空,对方只会得寸进尺、予取予求。眼下,在美方分明还在继续玩弄手段之时,我们岂能一厢情愿指望口头表态或一纸承诺有什么保质期呢?
“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中国都不得不奋起反击、背水一战,不能犯遇到问题和矛盾绕道走不愿斗争的“软骨症”、畏首畏尾不敢斗争的“恐惧症”和希望天下太平回避斗争的“妄想症”。
(三)
面对全世界的反对声浪以及美国资本市场动荡、物价全面上涨,近几日特朗普政府的态度确实出现了一些缓和,定向“关税豁免”等政策与最初的狂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很快会赢得胜利?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美方的第一轮攻势无疑踢到了铁板,但我们必须看清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其一,尽管美国正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但今天的美国在经济总量、科技水平、企业创新、人才数量等各个方面仍具优势。在力量对比尚未发生根本性逆转的阶段,美国“下狠手”,必然会对中国造成一定冲击。
其二,总体来看,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二战结束以来,对于世界第二,美国从来都是竭尽一切手段进行打压,因此即便两党轮流坐庄各唱各调,美国对华封锁遏制也不会真的翻篇。
其三,中国发展势头强劲,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规模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赋予中国发展的韧性和回旋空间,但客观地说,我们在扩大内需、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还存在短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鉴于上述种种,中美最有可能的,是处于长期反复博弈的状态。正如《论持久战》中所言,“没有一定条件,速胜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才能确保赢得最后的胜利。
(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利茨曾讽刺:“美国议员依赖1%的钱连任,为1%的人服务,甚至离任时再靠1%的人赏赐。”
今天美国社会内部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体制恶化造成的。而美国政府作为资本利益的代言人,绝无可能“自我革命”,真正去解决矛盾根源,必然是通过压制、敲诈、盘剥等手段,向外转移矛盾。这就决定了,无论是贸易战、关税战,还是其他什么战,美国的所作所为都是自身矛盾不可调和之后,带有挣扎性质、赌徒心态和甩锅目标的冒险行为,注定是逆人类历史潮流而动的。相比之下,今天的中国作为“赋能型大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坚定地站在维护全球化和正常贸易秩序一边,主张互利共赢,反对单边主义。
同时,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别人恩赐的结果,而是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来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中国始终于封锁中突围,在打压中超越,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这决定了,中国的“奉陪到底”,不是口头说说,而是符合历史规律的,是正义的、进步的、得道多助的,“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胜利最终属于中国”。
(五)
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同志将之总结为“兵民是胜利之本”。放在当代背景下,这一思想可以延伸为“全民一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即在中美博弈的持久战中,更关键的是要实现中国自身的发展、完善、进步和成长。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从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再到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于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党中央已有预判,面向未来大国竞争进行了主动布局,这是我们应对遏制打压的底气所在。
从产业发展层面看,无论特朗普还是拜登政府,均沉迷于技术卡位,不仅让自己画地为牢,且催生了中国的“危机红利”定律。近年来中国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关键环节国产化进程,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产业迅速壮大,显示出强大的战略动员与集中攻坚能力。
从社会层面看,中国人民几经风雨,越来越认识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绝非虚言,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在特朗普政府发动本轮贸易战之后,涌现了电商平台帮助外贸企业转内销、消费者大力支持国货、股民跟随“国家队”为国护盘、学子高呼“科研报国”等大量爱国故事,主流舆论高度团结,呈现出了强大的历史主动性。这种自我觉醒、自我调节、自我加压、自我优化的国家能力,正是持久战最终胜利的核心支撑。
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今天的中国,正一步一个脚印将之变成现实。
(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抗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岭”,这是美国挑起新一轮贸易战后,中国互联网上的热评。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压着同样的韵脚。今天,重温《论持久战》,不仅因为它为我们在战略认知上提供了清晰框架,更因为它所蕴含的方法论智慧、辩证唯物主义、群众路线思想,对于新时代的国际博弈依然具有巨大启发意义。
始终坚持清醒的战略判断、科学的思维方法、坚定的行动意志,我们一定能够走好这一场“新时代的长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