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8:0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 李林 杨之甜 陈浩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力量所在。4月3日,“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通水60周年”座谈会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举办。专家、企业家、基层群众、学生代表以及参与红旗渠修建的党员、劳模和建设者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精神传承。
“传承红旗渠精神,你们有啥具体计划?”上午11时30分,会议刚结束,参会学生代表、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七班学生石晶钰就迫不及待跟同学交流起来。
“那肯定是当下努力学习,考上理想大学,到外地读书时把红旗渠精神宣传出去……”同班同学路涵旭说,在平常生活中也得注意节约用水。
“对!咱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要把红旗渠精神运用起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石晶钰表示赞同。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之命脉。作为林州人,我大学就想报考水利专业。”高一六班学生元帅的目标坚定,他说,学好水利,将来就能有机会为国家缺水的地方贡献一份力量。
见三人讨论热烈,记者也忍不住加入进来。
“你们平时是如何了解、践行和传承红旗渠精神的?”记者问。
“小学期间我们就有与红旗渠相关的课程和社团。”石晶钰举例道,“比如我们林州一中就形成了‘1238课程体系’,1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魂,2是老师和学生同步发力,3是学、思、行齐头并进,8是把红旗渠精神融入‘讲、读、唱、画、看、馆、研、课’载体中。”
她告诉记者,在林州,红旗渠精神是中小学的必修课。从小耳濡目染,红旗渠精神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发出为梦想拼搏、为祖国奋斗的青春热情。
元帅的太爷爷曾是一名红旗渠建设者。他从小听着长辈们讲红旗渠故事长大,对红旗渠有着一份特殊情感。在学校,他积极参加与红旗渠精神传承相关的各项活动。“祖辈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修建红旗渠,我们遇到学习上的难题,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元帅说,“我盼望着早点考上大学,把红旗渠的故事讲给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听,这是我们这一代林州儿女的使命。”
据了解,近年来,林州市不断挖掘红旗渠精神内涵,通过开发特色课程、创新活动形式等,深入开展红旗渠精神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优秀品质。全市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将红旗渠精神学习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计划,融入课堂教学,让红旗渠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