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8:16:00
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今天下午,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科技馆主办的“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航天日特别活动在上海天文馆成功举行。来自教育界、科技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航天精神传承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本次活动特邀“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之子、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作主旨演讲。
“父亲常说‘一个科学家要有祖国’,正是这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家国情怀,支撑他克服重重困难,为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奠定基础。”在《钱学森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主旨演讲中,钱永刚馆长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和生动事例,深情讲述了钱学森先生放弃美国优渥条件毅然归国,带领科研团队开创中国航天事业的感人事迹。他勉励在场青少年要传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航天精神,在新时代勇做科技报国的追梦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则以详实的数据和前瞻的视角,梳理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导航到探月工程,中国航天的每一步跨越都彰显着自主创新的力量。”倪闽景强调,面对建设航天强国的历史使命,必须着力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要让青少年像航天人那样敢于“异想天开”,又善于“脚踏实地”,在探索未知中实现人生价值。
“馆长有约”环节由倪闽景馆长主持,并与钱永刚馆长、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黄岳辉围绕“天问”主题共同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通过实验演示、科普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期间,钱学森基金会与上海科技馆共同接拍“共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双方将共同搭建平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提供支持。此外,活动还聘任了钱永刚馆长作为科创校长空间站首席顾问,进一步充实了科创教育专家队伍,为“科际穿越·科创校长空间站”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