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1:24:00
青海日报融媒体海北4月1日讯(通讯员 贺玉才 马海福)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通过“跨区域农牧循环”模式,以每年5个月的“候鸟式”借牧实践,成功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该县每年组织400户牧民携20万头牛羊赴甘肃民乐等地借牧,利用河西走廊丰富的饲草资源,形成“夏养冬育”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为确保借牧安全,祁连县构建“借牧地+属地”双重监管体系,兽医团队提前进驻开展疫病防控。今年通过免疫接种和动态监测,牲畜发病率同比下降40%,羔羊成活率显著提升。借牧期间牧民借助交通区位优势及时出栏牲畜,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既降低回迁成本,又保障了养殖收益。
生态效益同样显著:核心区载畜量下降25%,全县产草量同比增加30%,祁连山植被覆盖率达78.2%。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促进草原休养生息,更推动甘青两地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新格局。
如今,祁连山麓绿意渐浓,生态改善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为乡村振兴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牧民富的崭新画卷。这种跨区域协作发展模式,为高寒牧区实现草畜平衡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编辑:殷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