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潍坊临朐打造"文化书院+"模式,三千册藏书筑起家门口图书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佳潼 通讯员 付友红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潍坊市临朐县东苑社区积极探索“文化书院+”模式,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党建、志愿服务、特色人群有机融合,通过全民阅读再拓展、非遗文化焕新颜、基层矛盾巧调解,打造了“聚心同行 悦居东苑”文化品牌,构建了充满活力与温度的文化书院生态圈,书写了新时代文化社区建设的新篇章。

倡导全民阅读

让书香浸润新生活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在临朐县东苑书院开展的“阅见春天 万卷流香”春季主题阅读活动中,孩子们猜书名、诵诗歌、学理论、听讲座,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让书香氤氲每个角落,东苑书院精心打造了东苑悦读社,通过经典诵读、理论宣讲微课堂、周末故事会、巾帼读书会、主题阅读分享等形式,推进全民阅读,举办“悦读东安 书香满苑”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了“读好书、听好课、享感悟”的良好氛围。自悦读社成立以来举办了50余场阅读交流活动,吸引20多名社区退休老教师、老党员自发组建志愿团队,设计亲子绘本阅读、朗诵比赛、读书心得分享会、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参与活动人数达2600人次,让参与者都能在书香中获得启发,在书香中获得力量。

据社区负责人刘国政介绍,东苑书院3000册藏书,涵盖了党史、经济、科普、少儿、文学等多个领域,配备了自助借还机、电子书阅览机、智能门禁等智能化设备,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现在已经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

“以前总觉得社区里缺个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地方,现在有了东苑书院,真是太好了!”社区里的张大爷感慨道。他每天都会来书院坐一坐,挑一本喜欢的书,在这美好空间里感受阅读魅力、接受书香熏陶。

传承非遗文化

让传统新韵聚活力

“挑选自己喜欢的彩漆颜色,将白色的团扇浸入漂漆中,取扇子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将扇子从水中垂直向上提取……”非遗漆扇课是文化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每次上课,总会吸引不同年龄的居民前来听课。“以前只觉得漆扇好看,没想到制作过程这么复杂又有趣,老师教得特别耐心,我现在也能做出有模有样的漆扇啦!”亲手体验漆扇制作的张奕瑶小朋友高兴地说道。

岁序更迭,文脉始终在延续。为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东苑书院精心打造非遗文化空间,内设剪纸、年画、中医文化讲座、养生文化体验、非遗技艺传承等传统文化课堂,开展非遗类培训活动达40余场次,让居民在品味书香的同时,深入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东苑书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等节庆民俗活动,通过开展泥塑公益课堂、书法、亲子绘制粽子和龙舟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激发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每年举办活动超100场,惠及居民超过5000人次。另外,书院还链接“山东手造”展销中心,启动移风易俗小戏小剧文化展演,让文化惠民更乐民。

“茶香”化解纠纷

基层治理有温度

“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有了社区茶室,不仅有人听我们说,还帮我们解决了楼顶漏水的问题,真是太好了!”一位社区居民王丹感慨道。在东苑书院旁的睦邻茶社,成为连接社区与居民沟通的桥梁,温馨的氛围和贴心的服务让这里成为了居民们倾诉心声、化解矛盾的温暖港湾。

小茶社,大民情。茶社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为服务理念,通过喝茶、聊天,与居民拉进距离,为居民现场服务,解决了社区在服务群众、队伍建设、基层治理等多方面的实事难题。睦邻茶社吸纳共建单位在职党员、物业、业委会代表担任基层自治组织委员,实行“清单派送”机制,设立政务办理、法律援助、政策咨询等5个特色综合服务,为158名在职党员量身开列矛盾化解、守护童心、平安巡查、爱心义诊等12个工作清单,提升社区党组织横向到边的协通治理能力。2024年以来,组织给80岁以上特殊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搭建公益集市12次,开展惠民活动30余次,惠及辖区居民2800余人,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

“春风化雨润无声,文化滋养暖人心。”东苑书院通过集纳各类资源,凝聚多元力量,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建成了传统文化与社区生活创造性融合发展的实践基地,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文明之光”。

相关文章
南京秦淮上演“大明记忆”出黔记 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梓扬 通讯员 罗爽 陈月圆) 4月12日,贵州安顺市西秀区来到南京市秦淮区开展文化旅游推介活动,通过推介会、路演展示、资源展示、线路发布等形式全方位展示西秀区的屯堡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向长三角地区游客发出“屯堡秘境 西部之秀”的诚挚邀约。秦淮区作为南京的中心城区,自古以来就是人
2025-04-14 09:39:00
研学游成为“第二课堂”,红色文化是重要引擎 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韩毅近年来,作为集知识性、体验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新兴出游方式——研学游已成为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目的地更是备受青睐,掀起了一股“沉浸式红色研学”的热潮。4月13日,记者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获悉,位于渣滓洞景区的红岩红沉浸式剧场凭借深度还原
2025-04-13 20:14:00
武夷山:茶文旅融合让“过客”变“住客”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记者张华迎远处群山云雾缭绕,近处溪流清澈见底,耳畔不时传来啾啾鸟鸣……春日清晨,漫步福建武夷山九曲溪畔,仿佛置身一幅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近年来,武夷山市发挥“双世遗”优势,将茶文化、朱子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之中,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让不少行色匆匆的“过客”
2025-04-12 22:45:00
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健委、工信部联合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加完善,食物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持续提升,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食物与营养摄入更加均衡合理,营养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国食
2025-04-12 10:09:00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院 首届中国文化心理学高峰论坛4月9日在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古镇举行。会上,成立刚满一年的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宣布继续扩大“科研版图”,正式成立上海交大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院。儒家尚仁爱、道家重修身、佛教倡导慈悲为怀……这些古老的“东方智慧”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转化为“反内卷”的心灵利器?2020年的
2025-04-11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