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3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芳 通讯员 周横一 卓淑雯 农彩善
近日,光明区光明街道“追光十里·寻迹光明”行走活动在虹桥公园鸣枪启程。这场“追光”之旅在“百千万工程”的号召下,紧紧围绕“跟党一起创新”,以脚步丈量初心,以行动诠释使命。
漫步虹桥,红色钢骨如巨龙蜿蜒,诉说着拓荒者的开垦往事;行至大顶岭绿道,凭栏远眺,科学城的玻璃幕墙与苍翠山峦交相辉映;驻足白花洞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听松涛阵阵……这条融红色教育、生态观光、城市发展于一体的十里长廊,正是光明街道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光明街道紧紧把握文旅产业与区域发展重要机遇,坚持党建引领,成立生态文旅产业党委,组建文旅联盟,深挖“人文底蕴”,彰显“生态优势”,盘活辖区文旅资源。聚焦近年来热度持续攀升的“研学游”,街道整合红色、文化、生态等资源打造党建红、科技蓝、生态绿精品研学路线10条,实现单一“小景点”向连片“大景区”转变,构建起“全域旅游”的新格局。
本次徒步特别设置了“砺初心→勇担当→敢立新→追光行”4个追光接力站,来自党团队的老中青少四代人接力带队,从55后到15后,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年龄差,完成了一次“信仰接力”。光明街道银龄志愿队老党员、老兵代表邱坤玉以信仰铸锚,领走首站“砺初心”;虹桥终点塔下,碧眼社区党委书记彭兰英以奋斗为帆,诠释“勇担当”的时代使命;荷花池畔,中山大学学生张首姿以笃行破浪,书写“敢立新”的青春宣言;蟾蜍石登山口,深圳实验光明学校学生任梓烨以理想续航,描绘“追光行”的美好蓝图……四代人的掌心在接力棒上重叠,传递沉甸甸的初心与使命;四个站点的深情凝望,绘就一幅赓续百年的精神长卷。
“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看到这些年轻人感到希望无限。”面对朝气蓬勃的“后浪”,邱坤玉激动万分。
值得一提的是,鸣枪仪式上,光明街道与深圳实验光明学校共建的“追光麒麟少年团”惊喜登场,为徒步队伍加油助威。此次活动还得到了中山大学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由材料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院系师生共同组成的团员方阵为徒步队伍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青春色彩。
据悉,2024年,光明街道联合中山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以迳口社区为试点,成功打造了全省首个“百千万工程”校地共建社区工作站,在迳口社区村史文化、集体经济、文旅发展、科普课堂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25年,光明街道继续深入探索,目前,辖区6个社区已全覆盖与中山大学进行结对共建,形成“一社一院一特色”模式,在科技科普、民生需求、楼宇经济、生态文旅等领域靶向发力,共同推动社区发展因地制宜、破圈出彩。
(光明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