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又有3家A股公司突遭立案,一季度十余家“批量”被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58:00    

A股被立案公司名单再拉长,本月以来,3家上市公司或相关责任人突遭立案调查。

月初至今,皇氏集团(002329.SZ)、科净源(301372.SZ)、*ST金科(000656.SZ)先后披露,公司或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被立案调查,均事发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中,科净源在被立案之前,已先后“吃下”交易所、地方证监局的罚单。

发布立案消息之际,3家公司还披露了自查情况。公告显示,皇氏集团、科净源被立案均与(原)子公司相关;*ST金科的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双双被立案,则祸起股权质押。

立案消息发布后,4月7日,市场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下挫,上述3股当日均收盘跌停。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监管继续落实“严”字当头,在此背景下,一季度多家上市公司遭立案。据第一财经梳理,今年前3个月,被立案公司涉及ST英飞拓(002528.SZ)、*ST中程(300208.SZ)、清水源(300437.SZ)等十余家,多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有的上市公司即便已退市数月,也难逃监管处罚。去年因面值退市的ST富通,近期就突遭立案。

*ST金科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被立案调查

房企*ST金科推进重整之际,公司控股股东以及实控人却双双被立案调查。

*ST金科4月4日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黄红云、控股股东重庆市金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科控股”)近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原因是涉嫌未披露股票出现被强制过户风险、未及时披露权益变动信息。

公告显示,经当事人自查,立案调查事项涉及两方面:一是,2022年金科控股及黄红云办理券商质押式回购业务,因无力回购亦不能提供资金进行补仓,使得相关券商对质押股票进行强制平仓,导致所持有的金科股份股票被动减持,未能预先披露减持计划;二是,同年,上述两方与原一致行动人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及减持公司股份造成权益变动情况后,未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目前正值*ST金科推进重整的时间节点,近一年之前,2024年4月下旬,*ST金科重整申请获重庆五中院裁定受理。公司股票自当年4月24日起“披星戴帽”,股票简称由金科股份变更为*ST金科。

*ST金科是2024年以来A股唯一一家获法院受理重整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因此,其重整进程备受关注。

今年1月,公司重整计划草案出炉,其中提到,将在重整期间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票,用于引进重整投资人、清偿债务。

另据披露,公司引入上海品器联合体、四川发展证券基金、中国长城资产三家产业投资人,并与20余家财务投资人完成满额签约,将合计支付投资款26.28亿元。

如今,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突遭立案,是否会让公司的重整之路出现波折?

*ST金科在公告中表示,此次立案调查事项,上市公司不是涉事主体,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重整工作,不会对已经表决通过的重整计划草案产生不利影响等。

立案消息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4月7日,*ST金科跌停,报收1.28元/股,跌幅5.19%。

科净源先后被交易所、证监局处罚

近期被立案的皇氏集团、科净源,也都披露了自查结果。整体来看,两公司此次遭立案均与其子公司相关。

科净源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科净源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科净源工程”)存在对外担保未及时履行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的情形,公司在发现上述事项后成立了专项核查小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截至去年3月底,上述对外担保已经全部解除完毕。

科净源还披露了整改措施,包括解除全部子公司银行定期存单质押、对相关人员进行内部问责、补充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等。

此番被证监会立案之前,科净源已先后被深交所、北京证监局处罚。

去年9月底,深交所对科净源及公司董事长葛敬等3人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

据披露,2023年12月初,科净源工程用6000万元银行定期存单,为第三方烟台合康物资有限公司的债务提供质押担保。次年1月中旬解除担保,但同日就又以前述银行定期存单为其他第三方公司的债务提供质押担保。

紧接着,2024年1月,科净源工程以3000万元银行定期存单为第三方烟台宗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债务提供质押担保。同年3月底,科净源工程解除了前述共计9000万元的担保。

深交所认为,科净源工程的定期存单质押担保事项,未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构成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为此,该所对科净源及公司董事长葛敬、总经理李崇新、财务总监赵雷,均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

去年12月底,北京证监局也对科净源和葛敬等4人作出处罚,出具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除上述子公司违规对外担保,北京证监局还提到,科净源2023年年报存在问题,包括:在当年年报里,部分项目收入确认采用时点法或时段法适用不当、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同时,公司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50%,但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皇氏集团被立案,则事发公司原子公司的对外合作。

自查情况显示,2019年11月,皇氏集团原子公司皇氏数智有限公司与泰安市东岳财富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签订合伙协议及补充协议,但公司仅披露了合伙协议,而未披露补充协议。

直至4年后,2023年11月,公司收到上述两方的合同纠纷案件诉讼材料,才对补充协议主要内容进行披露。

股价表现上,4月7日,皇氏集团报收2.8元/股,跌幅9.97%;科净源报收16.12元/股,跌20%。

退市公司也难逃监管处罚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监管继续落实“严”字当头,“零容忍”的态度愈加鲜明。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批量被查。Wind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有14家A股公司被立案,多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刚刚过去的3月,就有多家上市公司或相关责任人遭立案。据披露,当月中旬,卡倍亿(300863.SZ)称,控股股东宁波新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协实业”)被证监会立案,原因是新协实业涉嫌短线交易“卡倍转02”;月底,新元科技(300472.SZ)、创意信息(300366.SZ)、美晨科技(300237.SZ)陆续披露了被立案消息。

而一些公司即便已退市,也难逃监管处罚。退市已半年有余的ST富通,近期突遭立案。

3月28日,天津富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天通5”)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去年8月,因触及面值退市指标,ST富通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此外,据记者梳理,年内还有多名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涉及ST天圣(002872.SZ)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群,振华股份(603067.SH)总经理柯愈胜,华扬联众实际控股人苏同,新开源董事赵威等。

振华股份、新开源的相关责任人被立案,皆因家属短线交易公司股票。

振华股份披露,因涉嫌短线交易公司股票,柯愈胜被证监会立案。公司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2023年8月21日至2024年3月19日期间,柯愈胜之子柯彦廷在前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买卖公司股票,共计买入54.22万股,共计卖出52.9万股,最终亏损2380.44元。

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新开源,据披露,因亲属误操作新开源股票涉嫌短线交易,证监会决定对赵威立案。

相关文章
东易日盛遭小米减持背后:总部大楼已更名,有门店停业、员工讨薪,公司拟进军算力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鹏近日,东易日盛(002713.SZ)发布公告,公司曾经第二大股东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科技”)完成减持,减持规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减持完成后,小米科技持有东易日盛4.01%股份,减持均价为5.46元/股。根据此前公告,2021年,小米科技受让股份
2025-04-11 22:46:00
山西中电科电子装备公司试验线具备调试条件 4月10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入区企业山西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涂层装备试验线开始巡检。今年以来,公司锚定行业前沿技术,在科技创新、生产攻坚、市场开拓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目前,试验线已经具备调试条件。在生产一线,装备事业部装调车间内高温纯化炉、软毡连续纯化炉等多型号设备同步开工,装调组员工加
2025-04-11 20:53:00
中证证券时报主板价值100指数上涨1.26%,前十大权重包含格力电器等 金融界4月10日消息,上证指数高开震荡,中证证券时报主板价值100指数 (证券时报价值100,931687)上涨1.26%,报1570.88点,成交额1447.24亿元。数据统计显示,中证证券时报主板价值100指数近一个月下跌2.93%,近三个月下跌0.06%,年至今下跌3.04%。据了解,中证证券
2025-04-10 22:41:00
诺普信:参股公司泰禾股份4月11日在创业板上市 【诺普信:参股公司泰禾股份4月11日在创业板上市】财联社4月10日电,诺普信公告,公司参股公司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禾股份”)将于4月1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为泰禾股份,股票代码为301665,发行价格10.27元/股。截至目前,公司持有泰禾股份1778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
2025-04-10 17:07:00
各路资金持续流入 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 《中国证券报》10日刊发文章《各路资金持续流入 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增强》。文章称,最新数据显示,4月7日和8日两天,ETF产品合计净流入资金超过1900亿元,提高了A股市场的稳定性。业内人士认为,连日来,多路资金密集入市,向市场参与各方传递出“稳住股市”的强烈信号。从相关部门和多家机构的表态看,政策
2025-04-10 16:04:00